查看原文
其他

《过春天》:国产青春片里最高级的关系与情欲

日刻 2021-02-27

作者:昱微 绿叶


合格的青春片向来是国产电影的稀缺物,但白雪导演的处女作《过春天》令人惊喜。

 

尽管人物仍然是与原生家庭疏离而被迫成熟的少男少女,情节仍然事关狂欢与分离、叛逆与成长,但《过春天》完全剥去了无病呻吟的痕迹,更无白日梦式的架空。

 

“过春天”是走私群体“水客”的黑话,指的是将货物从香港带到深圳。女主佩佩家境窘迫,想赚钱陪闺蜜去日本泡雪山温泉,偶然机会见识到了“水客”的生涯,便跟随闺蜜的男友街头浪子阿豪入行,负责将iPhone偷偷运送过关。在这期间,佩佩见识了江湖的道义,也和阿豪萌生了暧昧情愫,闺蜜因此和佩佩敌对。于是青春片必备的爱情、友情和成长应运而生。


 

但视角、角色塑造、感情安排都和传统的“蛋疼”青春片完全不同。



传统青春片大多给人一种油腻的讨好感。导演们喜欢将风靡于国人中学时代的网络文学生硬挪用,顺便夹带自己当年学生时代憧憬的私货,试图收割最大量的票房。但正如网络文学迎合的是幼稚年纪的白日梦与宣泄需求一样,被拍成电影后,也同样只有白日梦般的架空、无病呻吟的宣泄,加之戏剧性需求,更放大了上述两点,比如典型的《左耳》、《同桌的你》、《致青春》和《匆匆那年》……

 

举个例子,在处理必不可少的爱情题材时,传统青春片们高度类型化,基本上可将情节概括为:


1、谈恋爱、因为误会而分手;

2、谈恋爱、因为打胎而被家长发现,分手;

3、谈恋爱、因为两个人成绩或规划不一样,为了成全对方,分手……

 

编剧也就这点想象力了,高潮通常放在“因某种原因而分手”, 因而结尾时对成长的诠释,也不过是成年后男女主放下对方,并深刻领悟错过后才懂珍惜,并开始蛋疼地回忆云云。


但《过春天》将节奏感交给了女主一次次走私,一次次感情成长的过程。从不经意间涉入走私群体并加入,到一次带两个手机、一次五个、数十个……每次都让人捏一把汗,女主佩佩的心智变化、关系变化也夹杂其中,在时代的背景中给予了真实刻画的空间。


 

她的爱情也不喧宾夺主,而是暗中涌动。其中一场接近情欲的戏被豆瓣网友称为“国产片最高级的情欲戏”,男女主在光线猩红色的小仓库中,为了合作一次重要又危险的走私,而帮对方将数只手机一圈圈在身上粘好、藏进衣服里,于是有了身体接触的可能。

 

其间,二人想触及又闪躲的眼神、紧张的喘气声,将既青涩又早熟、既爱恋又懂得控制、互相信任的性格、关系展现出来,再加上诗意的胶片感,真可谓高级。

 

而传统青春片在处理必不可少的身体接触时,大多只机械地牵手、接吻,连懵懂的感觉都少得可怜。对“性冲动”的表达,则通常用“打胎”的错误一笔带过。总之是道德化的性,并没有“”的细节,也没有对年轻的身体生命力的展示。


之前影片里还有一段学校上性教育课的场景,学生们嬉笑怒骂,玩弄着一只被吹成气球的安全套。不知道是不是幽默地讽刺了过去那些青春片的打胎恶习”

 

不过可以理解,毕竟国人的青春大多被压抑和规训,因而叛逃二字既令人向往,又往往有失去控制、酿就错误的危险。所以叛逃的结局只能是被打回来、然后继续压抑,直到完成所谓的成熟。这个过程非常有中国特色。


从这个意义上看,《过春天》里暗中涌动的爱情、有控制的叛逃,和疏离又付出真心的关系,都建立在不急于给青春和成长下定义的前提下。如此,青春也不会潦草地划归到错误但回忆美好的行列里,而是让它慢慢进行,留给人继续完成的余地。


其次,得说说青春感。


传统青春片里,少不了几个干瘪苍白的女主角。真的受够了。影片色调灰暗也就算了,女主角还都一个个面如金纸。这哪里是16、7岁的青春啊!简直是一个个小老太太,说着一些老掉牙的裹脚布。青春,就算有灰暗的一面,也应该是活力四溅、荷尔蒙爆发的年代啊。


《同桌的你》里流产大出血的女主


《匆匆那年》里独自打胎的虚弱女主


《致青春》里陪女配打胎的女主 


《过春天》的故事发生在香港和深圳二地,亚热带的湿润气候总是让人汗流浃背。


校服的裙摆、鲜艳的热裤、挥洒汗水的篮球、隔壁的帅哥、旅行手账、花花绿绿的手机壳,梦想中的雪山温泉、樱花吹雪才是高中女生最关心的东西。健康饱满而被太阳晒得有些发黑的身体、不时蠢蠢欲动的青春痘和被汗斑驳的BB霜才是大多数高中女生的真实写照。



片中的两位女孩,真的很像两只汁水饱满的大柠檬。有甜蜜,有争吵,也有因为小小背叛而引起的分歧,有失心说出的扎心话,也有掏心掏肺的知心话。



这个年纪正是似懂非懂的时候,很多事情不会像成人那样畏头畏尾,但也不像小孩那样懵懂无知。佩佩自己是一个想要努力维持生活正常秩序的人。虽然走上了当“水客”的道路,但在她已经攒够钱的时候 ,这种行为就变成了日常的一种小小的越轨和冒险。她很有一点“轴劲”,也有小小的自尊,但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冲突都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塑造而显得真实可信。



不靠谱的“二奶”妈妈,衰老的无能爸爸,比自己有钱太多的闺蜜,在危险边缘游走的混混帅哥,构建了单非少女佩佩16岁青春里的一段风景。

 

这里不得不说两种非常典型的文化现象,第一是“单非”。

 

这里“单非”的具体意思就是指父亲是香港人,母亲是内地人,但又在香港出生的孩子。他们可以拿着香港的身份享受着香港的福利,是一种在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现象。


其次是“二奶村”。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开始,一批来往于香港与内地的香港商人、白领、货柜车司机等,利用两地差距,赚到相对多的钱。在中国珠江三江州一代,尤其是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出现了大量“二奶”,并形成群居效应。上述港人开始内地一个家,香港一个家的生活。


 

从影片背景我们可以得知,女主角佩佩的妈妈就曾经是这样一个“二奶”,爸爸年轻的时候也许赚到过钱,但年老衰弱之后早已回归香港的家庭,过上拖家带口、父慈子孝的生活。佩佩作为单非子女,开始了香港-深圳的双城记。


佩佩的妈妈是一个很“是枝裕和”的母亲,漂亮,没了男人不能活,大大咧咧,得过且过,昼夜颠倒,总把家里搞得一团乱。佩佩看不上她。但她又会做早餐,想要给女儿最好的东西,会在夜里溜进女儿的怀里,会在女儿跟自己的男人起冲突时保护女儿。


佩佩的爸爸已经人老力衰,不善沟通的他也只能不时给佩佩一点零用钱,在交代自己家事的时候尽量不让佩佩听见伤心,以及在佩佩难过的时候,请她吃一碗好一点的热饭。



江湖大姐头花姐也是很有意思的人物。见过大风浪,心狠手辣的大姐头,对待佩佩除了生意上的便利,也有些许柔情,带她吃喝玩乐。就算佩佩背叛了她,还想着给她一次机会,虽然这机会也许隐藏着腥风血雨。


在内地接水货的水哥,也在跟佩佩的相处中,从一个只会拿货的冷面大叔,变成了会给晚到的佩佩准备木瓜甜品的暖男。


不是因为女主开了什么挂让人人都喜欢,而是人毕竟是情感动物啊,见面都要有三分何况是长期的交往。


这个片里有什么反面角色吗?


很难讲。


每个人都在各自苦逼的生活里挣扎但又没有因此变态。佩佩喜欢的阿豪,看起来像是街区一霸,但其实只是个大排档店主的儿子,在香港的现实环境下,恐怕永难有出头之日,但他带佩佩来到了自己最爱的可以俯视整个香港的山上,告诉了她自己的梦想。还有跟着花姐混的烂崽们,在佩佩背叛了他们的时候,也会说“不想弄痛你。”就连佩佩心里暗暗羡慕的闺蜜,都有因重男轻女而被家庭忽视的苦衷。


整部片都在走私犯罪这个冷酷的大背景下,洋溢着某种温馨的成分。


身为底层,青年在哪里都是绝望的,佩佩对雪的向往是逃离,但她代表的被压榨的一代人其实只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冰箱里骗自己。即使这样,佩佩,Jo和阿豪们的生活也足够丰富了,他们参加派对,打工,计划圣诞节去日本,宣泄出的生命力不仅不歇斯底里,反倒非常真诚和有情有理。有这样的青春,老了回望就可以不后悔。


也许你会觉得这部片子并不如《踏血寻梅》那般深刻地揭开香港新移民的身份认同和少女迷茫问题,但作为一部青春片,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已经足够。


该内容为腾讯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日刻放映厅】系列 《你好之华》 | 从重映的《红高粱》到《影》,张艺谋何时与过去的自己分道扬镳 | 《小偷家族》与是枝裕和的宇宙 | 真的让《我不是药神》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battle,它能有几成胜算? |《西虹市首富》:只有哈哈哈的喜剧我咽不下去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 阿飞正传》28年后内地首映,这才是最应该怀念哥哥的时候


ID:reknow24

日 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